信息化建设
教学信息管理平台运行情况
教学信息平台运行情况

目前,教学信息管理平台整体运行状况良好,在学校大力推进实验室信息化与网络化的建设,在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已取得了很好的实效。实验中心目前的日常实验安排工作、实验仪器管理和人员管理均实现了网络化管理,应用非常方便。同时,教学和实习相关内容实现了网络共享,学生能够利用网上共享实验课程进行课前预习与强化训练。另外,所有基础实验室和部分专业实验室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施,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。

教学信息管理平台分为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管理系统、开放性研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、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等几部分:

(1)基础实验教学中心信息管理系统(http://dxzx.chd.edu.cn,附图5.1)主要实现了实验教学管理、人员档案管理、实验设备管理和科学研究成果管理等信息的网络化管理。主要包括实验中心仪器信息、人员信息、科学研究、管理制度等,介绍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信息档案统计工作。

(2)开放性研究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(http://wmrge.chd.edu.cn/,附图5.2)主要实现了开放实验室的实验仪器预约与使用登记、仪器档案管理等功能。将开放实验室的主要仪器的信息与使用信息、科学研究成果及研究团队发布在网上,使用者可以在网上了解实验仪器现状,实现网络预约实验仪器,实现了实验仪器实验的网络化管理,节省了人力资源。

(3)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以高校学生为服务主体,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科学、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。实验中心通过开展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,实现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责任,激励教师积极投入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,推进教学观念转变、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,造就一批“名师名课”,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。由杨兴科教授主讲的《认识我们的地球——深入地球内部》为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(http://v.163.com/special/cuvocw/renshidiqiu.html,附图5.3)。该课程主要整理采用了大量精美的图片、动画、视频等,直观生动地带领大家深入地球内部,认识我们的地球,从地球的演化历史、形态、结构构造、板块活动规律、地震灾害、地质图读图方法等方面,引导观众认识和理解地球是如何运动的,探索地球,发现奥秘。

(4)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将地学类教学资源分享在网络平台上

http://zyonline.chd.edu.cn/page03.jsp?urltype=tree.TreeTempUrl&wbtreeid=1047,附图5.4),共包括国家级精品课3门、省级精品课程10门和校级精品课程7门的资源共享,主要内容包含课程的教学方法、教学大纲、教学日历、多媒体课件、教案、课程实验、作业习题、答疑讨论等内容,实时更新、统一管理,初步构建了教学资源的网络数字化平台。这一平台方便了师生交流,为学生的课前预习与课后深化理解提供了良好的条件,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学互动中,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。

(5)中心虚拟试验系统(http://geoelab.chd.edu.cn,附图5.5)向学生开放运行,反映良好,该系统真实地再现实验操作的关键环节,是一个人机交互系统。该系统共由四部分组成:实验系统、记录系统、评阅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。实验系统包括了土质土力学中的全部室内实验,土体和岩体的所有原位测试实验,共计二十项实验,具体有:由含水率实验、颗粒分析实验(筛分析、比重计)、密度实验、塑限实验、土粒比重、液限实验、直剪实验、三轴试验、压缩实验、十字板实验、湿陷性实验、变水头渗透实验、平板载荷实验、旁压实验、静力触探、击实实验、动力触探实验、标准贯入实验、波速实验等。每项实由可交互虚拟试验与实验指导书与组成。

多年来,资源勘查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在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、资源建设、人才培养以及教育系统应用水平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的努力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教育信息化与档案管理信息化显得尤其重要,这也是实验中心日后工作的重点。